这里正上演着一场关乎国运兴衰的壮阔史诗。
之前赵岳国虽然被白起两战就直接覆灭了四十四万军队。
但是,经过前面长时间的蛰伏和休养生息,赵岳国还依旧有不少底蕴。赵岳皇帝在看到赵大阔出关后,直接决定压上了所有的底牌,准备一雪前耻加覆灭宣源国。
他不装了,摊牌了,之前他是装死,实际上一直在猥琐发育。
而赵岳国在漫长的沉寂与恢复中,犹如潜龙在渊,默默积蓄着力量,只为那一日能够凤凰涅槃,重振雄风。
这一波,赵岳国召集了全国五十万精锐士兵,在赵大阔的带领下,大举向宣源国方向压去。
在皇都那高耸入云的城墙上,赵岳皇帝屹立如松,眼神中闪烁着决绝与冷酷,仿佛能穿透重重云雾,直视宣源国的腹地。他的话语虽轻,却如同雷鸣般震撼人心:“宣源国,姬无过小儿,你的末日已至,我赵岳国誓将以铁蹄踏平你的山河,让你的王朝成为历史的尘埃!”
而在赵岳国调动军队时,宣源国这边的白起自然也没有闲着。
他一边加强对掩映要塞附近的区域控制,一边探查敌情。
在,昌平城的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
赵岳国传奇将领、理论大师、兵法大家——赵大阔。
正手执精心绘制的地图,开着战前动员会。
副将李明,一位久经沙场的勇将,望着赵大阔那胸有成竹的模样,不禁开口恭维道:“大将军真乃神人也,如此复杂的战局在您眼中竟如掌中观纹,清晰明了。宣源国那些所谓的将领,与您相比,不过是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赵大阔闻言,嘴角微微上扬,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得之色,但他很快便收敛了这份情绪,故作谦逊地说道:“李副将过誉了,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不过是多费了些心思研究敌我双方罢了。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宣源国近年来虽偶有胜绩,但究其根本,乃是仰仗地势之利与些许侥幸。此番我赵岳国精锐尽出,又有本将亲自指挥,他们若想抵挡,无异于螳臂当车。”
说到这里,赵大阔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自信与豪迈,他轻轻拍了拍手中的地图,继续说道:“且看此地形,昌平城周围山川环绕,河流纵横,正是我军以逸待劳、设伏歼敌的绝佳之地。只要我军运用得当,定能让宣源国那些乌合之众有来无回!”
李副将听后,连忙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有您坐镇指挥,我军定能如臂使指,势如破竹。届时,宣源国必将在我军的铁蹄下颤抖,姬无过小儿也只能望风而逃,再无翻身之日!”
帐内其他将领也纷纷点头赞同,气氛一时之间达到了高潮。
赵大阔环视四周,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知道,这一战,不仅是为了赵岳国的荣耀与复兴,更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兵法之道,无坚不摧,所向披靡。
正当赵大阔于昌平城中军大帐内运筹帷幄,深谋远虑之际,宣源国的军营中,一场截然不同的会议正悄然进行。在这并不显赫的中军大帐内,坐着一位名不见经传,却以几场小胜战果而声名鹊起的将领——白起,一个被外界视为“运气使然”的将领,此刻正面对众将,眼神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大会的氛围简洁而直接,没有繁复的战术讨论,也没有冗长的形势分析,白起的话语掷地有声,言简意赅:“诸位将士,我们不必多言,战场之上,胜负只在一念之间。今日大会,内容无他,唯有一字——‘干’!”
“我们无需畏惧强敌,不必计较得失,只需铭记,我们是宣源国的勇士,为了家国,为了荣耀,干就完事儿了!”
此言一出,之前的易雀城守将第一个回应。
“干!干!干!”
一时间帐内士气如虹,众将士热血沸腾,誓要与赵岳国一决雌雄。
在两位主帅发表了战前动员后,一触即发的昌平之战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