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妃干咳一声:“想清楚了吗?”
林颂儿拉回思绪,脑海里浮现赵聿锦当时在寒城跟她说的话。
天下大义有无辜之魂,也有赤诚之魂。
能者达兼天下,能力够了握着天下大权自然要顾全仁义礼智。
若是自身能力不够,必要舍小取大,顾全大局,保住大义。
原来赵聿锦早就跟她说了,他没把战火引到北陵。
可事与愿违。
但他也把北陵托付在她手上,她是赵聿锦安插在北陵最大的眼线。
而她这眼线,如今赤裸裸的暴露在北陵最具有权力的女人跟前。
林颂儿还是选择相信太妃。
“自古一将功成万骨枯,北陵靠近北边悍奴之地,又有别的游牧部落。
北陵一但乱起来,长期战乱,朝廷分崩离析,国力衰弱,他们必然趁虚而入。
非我族类一但踏入我族之土,必然屠城掠夺,血流成河尸骨累累。
当年的五胡乱华时期有多乱有多恐怖,那是在历史长河里都是触目惊心的。”
林颂儿抬起头:“要是能让北陵稳固,寒城毕竟还在自己手里,可舍。”
话里的沉重压的林颂儿喘不过气,林府险些被屠死了海儿她已经是伤心欲绝。
寒城子民的性命也是命,她们也有家眷。
太妃目光露出赞许:“我也觉得你可堪大任!日后我若功成,必然让你当天下第一女丞相。”
“太妃不要说笑了,你要是想当女皇,早就把这王朝推翻了,何至于几十年躺着当咸鱼。”
太妃笑而不语:“我如今来了兴趣了。”
“那我不行啊,我外祖母要是知道我跟你造反推翻她娘家,她拿着杀猪刀都得追我三里地。”
“出息。”太妃抿了一口茶。
那可不是,她外祖母的本事她是见识过的。
外祖母话本看得多,平日里宅斗她看不上,但只有她清楚她外祖母实力有多恐怖。
就当年她救灾布粥闹出来的事已经算是朝堂争论了。
她外祖母都能不出面就平息了。
她那几位舅舅个个各有本事,在外祖母跟前还是乖的跟猫儿似的。
当年她娘在北陵,就连她娘哪日哪时推牌九输了多少钱,她都一清二楚。
她很怀疑,刘妈妈就是外祖母的眼线。
且外祖母在北陵也有暗线,专门打探他们府邸信息
不知道,老太太知道了海儿死了和娘亲的遭遇,会不会心疼。
林颂儿思绪复杂,有点担忧又有点惶恐。
临走前太妃看着林颂儿:
“我给你的令牌收好了,虎水寨就在三花山你遇刺那条路往东再走三十里,进口就在一条瀑布中。
要是有一日你到了虎水寨,舍弃北陵,往南走。”
林颂儿的疑惑在太妃肯定的眼神里吞了进肚子。
太妃等林颂儿走后,戏谑自语:“六十岁登基也不是不可,老当益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