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京师,宛如一幅细腻工笔画卷。
晨曦初绽,淡金色的光芒如丝缕般穿透薄雾,给这座古老的城池披上一层如梦似幻的纱衣。
王清晨和景阳二人早在晨曦未起之时便在东城门候着,此时,已经到了孔卓赴任的最后期限。
不过他们终于还是没有等到梁朝,如今他和礼部正忙于和谈的最后内容敲定,却是抽不出太多时间和曾经的同窗宴饮交心。
王清晨一身月白色的儒袍,束着青色的腰带,头戴方巾,神色间透着几分凝重与不舍。
景阳则相似打扮,少了几分肃杀,添了几分书卷气,正如他们求学时的装束。
年少求学,往路艰辛,同窗之谊,牵绊至今。
今日,孔卓要离乡赴外地任职,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早起的车马行人往往,穿过宽耸城门,人影稀稀。
城门口的青石板路在晨曦中泛着微光,仿佛在诉说岁月悠久,这座屹立千年的城池,见证了太多的送别和过往。
“早上吃了吗?”城门口偶有商贩兜售早点,热气腾腾,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王清晨没话找话。
“倒是还能再来点”景阳也颇为意动。
早上生意貌似不错,二人等了些许,才两大碗羊汤上桌。
“记得第一次来京考试便是喝的羊汤”看着正宗的羊汤景阳细细品味。
“我怎么记得好像喝的是牛肉汤来着”王清晨揶揄。
“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卓那小子以后是没口福了”景阳并不怯场。
“确实,那小子颇有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圣人风范”王清晨轻嘬一口,有点烫。
“说的是呢!北境那可真不是个好地方”景阳也忍不住了。
“不过也不一定,如今却是个机会,如果那小子干得不错,加官进爵说不得比我们要快上不少”王清晨说道。
《两边协定》的签订让北境都变成了香饽饽,如果有利可图,北境各县都将有不少机会,而孔卓自然也能趁此往上再窜一窜。
不过王清晨却担心其做官不为名利,那样的话才最考验其内心。
“又说我坏话,不是说为我送行吗?你二人怎么吃上了?”两人正在大快朵颐之际,孔卓携夫人一同到了。
两人吃得太香差点就错过了。
“见过两位公子”孔卓的妻子赵玥和源冰几乎处成了闺蜜,两人无话不谈,此时自然同孔卓一同前往北境。
“掌柜的,再上两碗”
王清晨一边起身回礼一边吩咐道。
“临行前再来一碗吧!下次再喝恐怕不知道多久以后了”
“可惜,令尊的好酒还没喝呢”孔卓还惦记着这个事呢!
“放心,忘不了,早就给你带着呢!”这也算是景阳送给他的临行礼物了。
孔卓虽面带微笑,却难掩眼中的离愁。
“子明兄,事有疑虑多请教溪言,他比你我看得都要透彻”孔卓叮嘱道。
王清晨他并不担心,不过景阳内心却远不如他外表那般硬朗。
“知晓了”景阳本还想插科打诨,但是看到孔卓严肃的样子便郑重说道。
“溪言,临别之际,无诗相送怕是有违你‘天下第一才子’的身份吧?”
“哈哈,自然是有的”王清晨两口将碗中残汤喝下,浑身舒坦。
“稍等,我去拿纸笔”
孔卓顿觉手中羊汤没那么鲜了。
他早就艳羡王清晨之诗才,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