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从与胡轲相交甚深之后,这个兄长的内外言行都逐渐透露出一股诡异而异样的气息。
最为显着的迹象便是:这位从未真正拥有过实权、仅凭王族身份存在者,却大胆直言直接干预朝政的运作——这样的行动如若发生在其它任何一王之上,徐允恭也绝少会感到太过在意,毕竟对方有显赫身份的太子名号,自己不过只是国家公爵的子女而已,双方的地位差距足以确保不必为对方提供指导意见。
然而,对于此时所发生事件的主角却是例外——他正是自己的兄长,也是徐氏家族长远立足朝廷的根基。
作为无可争议的大徐家继承人,他绝不允许事情按其不愿预见的发展路径演变。
对那潜在不安定因素——如若处理不当则有可能影响整个计划的胡轲并未立即清除掉,而是决定将对方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下。
通过控制这个人,他试图以此手段警示并引导自己的兄长回归正途。
同时,对于皇帝给予他的巨大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为了寻找毛骧的线索,徐允恭不惜使用了父亲在军中的影响力的全部力量。
在此之前,他未曾想过这回事会发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身为魏国公府的继承人,他对与国家政权相关的利益关系尤为警觉,尤其是在长时间的认知中,明白自己的父亲明确拒绝自己兄弟们的涉军接触,这不代表阻止他们在军事实践中学习与磨砺,更确切的讲,是在强调不能借军事权力帮助自身的事务运作。
即使在徐允恭进入锦衣卫工作之时,徐达亦未准许儿子触及军界的事务范围。
这种限制在于理清父子各自利益界限的原则基础上,同时避免将军事领域的**权力与亲缘关系相互牵涉——作为帝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他承担着确保皇帝统治下的军队**运作的职责。
尽管此刻位于锦衣卫领导职位的,正是他的独生子——同样是他亲自选拔的儿子。
但他心底的防线始终屹立不可撼动。
因为这是皇帝亲授的规矩与底线,关乎着家族的荣辱和自身在朝堂的地位与影响力。
因此,面对当前的局面与日益紧张的局面,徐允恭选择了直接突破与绕开父命的做法,借助在军队中的私人关系展开行动。
通过这260段对话可以看出:
-徐允恭实际上是借用了父亲徐达的人脉关系,但在对外表现上并没有明确地宣称这一点。
-同时,徐达的下属们也都知道,徐允恭将成为徐达权力的核心**。
尽管如此,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徐允恭不得不采取冒险策略并完全调动可用资源,如追查毛骧行踪一事,以显示他的能力。
不过事情并不如预期般顺利;随着时间流逝,徐允恭的手下感到挫败,他无暇关注其他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