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之前的教训,厉元朗特别重视防灾工作,类似君流河的管涌事件,绝不允许再度发生。
为此,厉元朗接连召开两次全省雨季预防会议。
在会上,他一再强调,各地市要严格遵守省政府抗洪防灾小组的要求,各地领导要亲临一线检查,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哪个地方在雨季发生洪灾,就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毕竟有古台市郑秉权的前车之签。
说处理就处理,谁也不会拿自己的乌纱帽不当回事儿。
今年的洛迁省,雨季来的比往年要早几天。
大雨磅礴之际,厉元朗一直坐在省放在小组指挥部,不时观察全省各地情况。
好在各部门对此非常重视,一旦发现有险情的地方,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调动力量快速补救。
十几天的连绵阴雨,并未出现任何险情。
而厉元朗,这些天始终绷紧神经,时刻关注。
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觉。
等雨季过后,整个人瘦了将近五斤。
连白晴看到他的模样,十分心疼的埋怨他,要注意身体。
别人没事,再把他弄垮了。
好不容易过了雨季,厉元朗的办公室来了一位老朋友。
不是别人,正是原省委副书记、汉林市委书记刘信安。
一见面,厉元朗都不敢认了。
刘信安胡子拉碴,又黑又瘦。
厉元朗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端到刘信安面前,问道:“信安,你这一段时间干什么去了,怎么晒成这样?”
刘信安微微欠身,双手接过茶杯,坐下后感叹说:“不瞒省长您,我一直在全省各地的农村开展调查。”
“噢?”厉元朗眼睛一亮,回忆起自己当初的叮嘱。
虽然刘信安已经调到其他部门,可厉元朗曾经提醒过,要刘信安多下去转一转,尤其农业方面,掌握第一手资料,能够为省里建言献策,起到扭转农民生活的问题。
刘信安没有辜负厉元朗,利用一个夏天,走了十几个地方。
和农民同吃同住,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以及困难。
写了一本多达五万字的调查报告。
这次来见厉元朗,他亲手将报告递给厉元朗,请他指导提出意见。
这份报告,厉元朗相当重视。
用业余时间,他接连看了两晚。
看得出,刘信安真是下足功夫。
他的报告内容详尽,深刻剖析农村现状,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见解。
除了列举各项数据之外,将发现的主要问题,列举出五点:
第一个,思想意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
基层干部,尤其村级干部,创业精神差,安于现状,小农思想严重。
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做表面文章,政绩文章的意识根深蒂固。
第二个,产业项目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地方仍旧停留于只种地,不愿意发展畜牧业、种植业等项目。即便按照上级要求,做了一些副业,可做大做强意识不够,用于发展产业的投资比重很小。
第三个,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
经营分散,技术推广滞后,资金投入跟不上,从而导致产量低、质量差,造成广种薄收的现象十分普遍。
第四个,山产品加工水平低下。
由于洛迁省山区比较多,不少地方建立山产品加工企业。
可这些企业加工技术原始,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产值效益不高。
第五个,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
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和销售队伍,没有利用当下网络平台,不会寻找商机,造成产品抢购抢销或者滞销的混乱局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尚未形成品牌效应。
并针对以上五点,刘信安逐条提出建议。
看完报告,厉元朗深有感触。
一个念头,不由得冒了出来。
bi05。bi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