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革(1 / 2)

宸王回归宫廷之后,生活看似恢复了平静,实则暗潮涌动。

    那些贪官余党虽然暂时被压制,但他们并未放弃复仇的念头,而是在暗中蛰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发难。

    宸王深知他们的威胁并未消除,于是他与太子商议,决定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着手改革朝廷的监察制度,建立更加严密的反腐体系,让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宸王凭借自己在民间的所见所闻,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设立民间举报信箱,鼓励百姓积极参与监督官员的行为;同时加强对官员财产的清查和监管,防止官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

    太子则在朝堂之上积极推动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他以坚定的决心和卓越的领导能力,赢得了更多大臣的支持。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的大臣担心这些变革会触动他们的既得利益,纷纷表示反对。

    他们在朝堂上与太子和宸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试图阻止改革的推进。

    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宸王身姿挺拔地站在殿堂中央,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宛如寒星。

    太子站在他的一侧,表情同样严肃,他们的对面是一群反对改革监察制度的大臣们。

    一位资历颇老的大臣率先发难,他迈着缓慢而沉重的步伐走出队列,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

    “宸王殿下,您提出的这些改革监察之法,实乃过于激进。我朝自开国以来,监察之制沿用至今,虽有小弊,却也维持着朝堂的平衡。设立民间举报信箱,这岂不是让百姓随意干预朝堂之事?这会让朝堂陷入混乱,官员们整日忧心百姓无端的举报,又如何能安心处理政务?”

    宸王微微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这位大臣,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大人此言差矣。百姓乃国之根基,如今贪官污吏横行,他们深受其害。百姓们最清楚官员的善恶,让他们参与监督,并非是无端干预,而是让正义得以伸张。若是官员清正廉洁,又何惧百姓的监督?况且,如今的监察制度漏洞百出,贪官们正是利用这些漏洞搜刮民脂民膏,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时,另一位大臣紧接着站了出来,他涨红了脸,情绪激动地说道:“宸王殿下,您说加强官员财产清查和监管。这可是对官员的极大不信任!官员们为朝廷鞠躬尽瘁,怎可被如此对待?这会让官员们寒心,从而懈怠政务啊。”

    宸王皱了皱眉头,声音沉稳而有力地反驳道:“大人,信任是建立在清正廉洁之上的。我们清查官员财产,并非是对所有官员的不信任,而是为了揪出那些害群之马。若真为朝廷尽心尽力的官员,他们的财产必定是清白可查的。而那些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官员,他们的行为才是真正让忠诚于朝廷的官员寒心,才是破坏朝堂和谐稳定的根源。”

    一位一直沉默的大臣也忍不住开口了:“宸王殿下,改革监察制度必然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今国家虽然繁荣,但这些资源应该用于发展军事、兴修水利等更为紧要之事,而不是用于这等可能引发动荡的改革。”

    宸王深吸一口气,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声说道:“诸位大人,贪污腐败就像蛀虫,慢慢地侵蚀着国家的根基。如果不进行监察制度的改革,官员们贪污成风,水利工程会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军事的发展也会因为资金被贪污而停滞不前。改革监察制度虽然短期内需要投入资源,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拯救国家、稳固根基的必然之举。一个清正廉洁的朝堂,才能更好地调配资源,发展军事、兴修水利等事务才能真正得以有效推进。”

    太子此时也向前一步,补充道:“各位大臣,本太子深知改革会触动一些既得利益,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如今周边国家都在积极整顿吏治,我们若不改革,只会被他国超越。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为了百姓的幸福安康,我们必须迈出这一步。”

大臣们听了宸王和太子的话,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仍面露不甘,但整个朝堂的气氛却因为这场激烈的辩论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改革的曙光也在这激烈的唇枪舌战中若隐若现。

    宸王为了说服这些大臣,亲自走访他们的府邸,与他们推心置腹地交谈。

    他讲述自己在民间看到的百姓疾苦,以及贪官污吏对国家造成的严重危害,希望他们能够以大局为重。

    在宸王的努力下,部分大臣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改革。

最新小说: 冲喜后,亡夫他又活了 枕剑匣 阶上春漪 全员反派读我心后,我嘎了男女主 曾听旧时雨 逃荒捡到首辅小相公 三国之召唤猛将 上门女婿 从大树开始进化 满门皆疯批,小师妹反手气运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