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柯正东此行的队伍十分长,但是速度却一点不慢。
加之允洲扩建了官道,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不止。
不过三日,他们便从县城到达府城,并从府城出发前往边境城池,准备离开允洲进入随州地界了。
柯正东一行刚进入边境城池,就有驿站的官员在城门处迎接,亲自安排他们住进了新修的偌大驿站。
汪、李等举人,恍恍惚惚跟着进入早已替他们准备好的房间,还觉得十分不真实。
几人沐浴更衣,用完晚膳休息时才好不容易找到自己的声音。
李举人纳闷:“汪兄,你说柯兄是个什么来头?为何进出县城和府城如此顺利?连路引都不怎么查看,直接咔咔盖戳。”
汪举人道:“我也十分不解,按理说,允洲发展迅速,为了不让消息泄露出去,允洲查出入人口,如铜墙铁壁一般。
尤其对读书人,探查就更加详尽了,我还是第一次通关时没有被详细盘问。
且,你看今日,驿站的驿丞亲自从城门迎接我们,咱们还未任命官职,如此待遇是不是太……”
汪举人一时找不到语言来形容此时的感受,李举人接话道:
“咱们今日所受到的一切待遇,应该都与柯兄有关,他到底是什么身份呢?”
汪举人摇头,大家都在如此的交谈中,惴惴不安地睡了过去。
第二日一早,所有人如同往常一般,起床洗漱启程。
一行人到达城门处时,远远地便听到了各种喧哗和吵闹。
喧闹声中,好像还夹杂着他们熟悉的声音。
汪举人好奇,掀开车帘探头往外望去,只见与他们分开走的樊举人一行,正在和守门的官兵交涉,差点就快打起来了。
杜举人和守城的官员还发生了拉扯,现场混乱不堪,七八个举人七嘴八舌要求出城。
守城将士死活不同意已经拔剑相向,无论如何需要当地县衙或府衙的保举信,以及他们所在家族的,五十户以上的保证等。
杜举人他们出来已经好几日了,若是再倒回去,又要耽搁不少时间。
如此一来,进入京城又要推迟不少时日,届时,入京的学子一多,想要住进清幽雅静的客栈,就非常难了。
杜、樊等人当然不愿意再回去准备保书,只能央求守城官兵行行好,放他们先行离去,等赶考结束回来再补。
守城将士也不是傻子,放他们离开,回来以后会不会补,那就两说了。
此事上级查得极其严格,谁也不敢冒着丢官,丢脑袋的风险放过这七八个举人。
一时间,出城的城门被堵了个水泄不通。
跟着柯正东一起出发的举人面面相觑,他们出门前也没注意有如此规定,大家都没有带保举证明或任何信函。
李举人慌得一批道:“汪兄,现在当如何是好啊?若是现在回去,路上就要耽搁四五日。
去县衙、府衙、找宗族开保举书又需要三四日,如此一个来回,半个多月就过去了。
进京路上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会不会耽搁行程等等,可如何是好?”
汪举人更是脸色煞白道:“我们家远,靠近运城边境了,所需时日更长。
此次赶考怕是要耽搁了,如果不能顺利进京,又要等上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