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尚书心里也非常不爽,他儿子到头来,还是被皇帝公开处决了。
如果翼王府不很插一杠子,他们姜家又岂会横遭祸事?
姜家算是把翼王府和段雷霆给彻底记恨上了。
老皇帝收到姜尚书的银两和粮草,立即着人给翼王送了一千万两白银和一百万石粮草。
有了姜笃的例子在前,去允洲的路上,押运银两和粮草的人,谁也不敢贪墨,更是出奇的顺利。
有着多年经验的押送人员,都不得不感慨:“也许翼王真的有福星高照,这一路出奇的顺利,连个打劫的人都没见着。”
能不顺利吗?
段雷霆派遣了两个小队的幽谷铁军暗中保护,打劫之人有点苗头,就被幽谷铁军给直接做掉了。
还不等押运人员靠近允洲,段二郎带着一队翼王府的家丁护卫,直接等在了一千八百里开外的官道上。
负责押运的赵大人,心里喃喃:看来,允洲真的很难,不然二公子也不会带着一群家丁在此等待。
看看这些家丁穿的都是些什么呀?衣服洗得变色,虽然整洁,全身上下都是补丁,怎一个穷字了得。
他一个不入流的五品京官,家里也没翼王府这么穷的,连下人的衣服都供不上,哎……
回去以后,自己一定要想办法,给皇上身边的公公递个话,帮翼王殿下诉诉苦。
堂堂皇子,怎能过得如此穷困潦倒啊!
想是这样想,赵大人和段二郎交接完东西后,压根没想去允洲看一看,当即命人打道回府。
这一路上吃不好睡不好,京城这些养尊处优的官员哪里受得了,巴不得快点办完差事溜之大吉。
正好,有了翼王府的接应,他们移交手续办得飞快,一边检查一边卡戳,不到半个小时就把锅甩给了翼王府。
从现在开始,这批粮草和银两出了任何事情,都与他这个押运的总负责人无关了。
段二郎也很高兴呀!
他带人守在这里交接,就是不想让这些京城官员看到允洲拔地而起的城墙。
更不想让这些官员进入允洲,那里的每个城镇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
乡村更是忙着收割小麦,大片大片的高产麦子,岂能让这些人看到,把消息给带回去呢?
押运人员回去的路上,有人忍不住担忧道:“赵大人,二公子只带了几百个,看上去一点武力值都没有的家丁出来。
这么多粮草和车辆,最多一人赶一辆车,连个护卫都没有,万一遇到歹人,抢了东西可如何是好?”
赵大人瞪了那人一眼道:“本官已经将东西移交出去,至于粮草、银两会如何,可不是下官该操心的事情。”
说完,赵大人策马,脚程加快了许多。
他对翼王最大的善意,就是回去把翼王府过得有多惨的事情告知皇上。
至于,翼王府要如何保护粮草,如何使用银两,如何在允洲站稳脚跟,他这个五品小官就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