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政令一出,如滚油里面泼了一瓢水,瞬间炸了,百姓们纷纷议论起来:
“啥意思?这些棉服全都给我们了,王爷不回收了?”
“对啊,棉花可是金贵物,咱们百姓每二十年才能去衙门登记购买一次,且购买数量都是有限的。
翼王就这样,把如此珍贵的衣服和被褥全都给我们了吗?”
“哎,媳妇,你掐我一把,我不是在做梦吧?弄几块冰砖就能赚钱?”
“可不,当家的,我也觉得咱们在做梦,如今什么最多?那不就是雪吗?
别说做冰砖了,你看我们做来阻挡野兽的冰墙,才一夜功夫就给垒砌好了。
雪屋如此大的工程,也就只需一日功夫,做冰砖也太容易不过了,王爷是不是觉得我们过得太苦,想方设法补贴我们啊?”
“我觉得也是,两块冰砖一文钱,咱们手脚麻溜一点,一个人一天也能弄个百来块,那可是五十文钱。”
有一个算学比较好的货郎,算了一笔账:
“我家六口人,得御寒的棉衣被褥一百三十六斤,需要交纳一千六百三十二文。
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能帮忙制作冰砖,全家人一天少说也能做个五百多块。
这样一天下来就能得到二百五十文钱,这样最多七天,我们就能还完翼王府所有银钱。”
“哇哦……”
旁边一个十多岁的小孩惊呼起来:
“天哪,如果是这样,这个冬天我们不是可以大赚一笔,我都不想让雪停了,希望它一直下一直下。”
“哈哈哈……对,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各地都上演着同样的戏码,百姓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房屋倒塌时的无助,和在冰雪里挨冻的茫然。
一个个都兴奋得如同过年一般,各地都忙不迭地开始了冰砖的制作。
雪一直在下,大地满是银装,冰雪也越来越厚,马匹行走起来已经非常困难。
冰砖转运到地窖、山洞、溶洞,似乎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随着百姓所做冰砖越来越多,各地都上奏给翼王府同样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通过山鹰,和经过空间淬炼的鸽子传递,传信速度自不必说。
其实,柯悠然思考囤冰时,就考虑过运输问题。
几乎在翼王府收到各地奏报的同时,一条条方法也传递到了各个官员手中。
王守备看着手中的纸张不停大赞:“天才呀,没想到翼王府中有如此厉害的幕僚。
先用雪橇将冰运到指定位置,再利用滑轮组合及滑道,将冰运进山洞、溶洞、冰窖之中。
不仅节约了时间,还省去很多的人力物力,且如此运送冰块压根耗费不了多少体力。
谁这么有才,能思索出如此方法,等此次事了,本官一定要求上翼王府,见一见这位大才之士。”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各地,人人都想知道提供方法的人到底是谁?
那人的脑袋是如何长的,缘何就能相处各种各样的好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