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家人无计可施时,柯悠然冷冷一笑:“二叔公,朝廷政令颁发是什么时间?到达桃源村是什么时间?”
柯氏族人中,有一个年轻小伙想也不想便回答道:
“朝廷政令是十日前下达,到达州府是五日前,传入桃源村就是今日,这个时间与沈氏一族分家有什么关系?”
“问得好。”柯悠然轻笑:“朝廷政令是十日前颁发,沈氏一族分家是二十多日前。
难不成沈里正,能神通广大到未卜先知,在朝廷法令还没颁布前预料到今日之事?”
沈里正睫毛抖了抖,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柯悠然,未卜先知的是这个小丫头吧!
没想到,她当初提点的一句话,这么快就应验了,高手呀!
沈里正思绪间,在场所有人异口同声回答:“对哈,我们怎么把时间节点给忽略了呢?”
沈大壮站出来高昂着头,对柯氏族人道:“当初,你们不想尝试新的种植方法,在地里一番吵闹。
我爹寒了心,这才随口说了一句,桃源村人心不齐,树大分枝人大分家。”
沈二壮附和:“对,当时你们柯氏族人嘲笑我们,沈家族人气不过,不争馒头争口气。
说什么也不能让你们看不起,沈氏族人都说,哪怕大家分门立户了,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才纷纷办理了分家文契。
你们岂能把自己的错,推诿到别人头上?”
柯氏族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回忆当初发生的事情,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
大家都不想承认,是他们自己的错,但是,这些却又是事实。
有几名想通其中关键的人,怨怼地看向柯二叔公,都是此人在中间挑拨离间,才让桃源村人心不齐。
柯三叔公也不免生出了怨愤,盯向柯二叔公:“老二,当初如果不是你,说不定我们都按照沈里正的提议分了家。
如今,每人每个月三十五两纹银,谁能拿出来?你真是害人不浅呀!”
柯氏一族都将矛头指向了柯二叔公,个个看他的眼神都像要把他抽皮扒骨般。
柯二叔公向后退了两步,如今他把肠子都悔青了,他们家五个儿子要被选走两人,十几个孙子,也有五六人到了年龄。
若是当初分了家,哪里会有今日之事发生?每人每个月三十五两呀!
纵使自己存了一辈子的银子,也不过才五十两不到,如今可如何是好?
柯氏一族自知找沈里正有些无理取闹,柯二叔公又是族里的长老。
他们纵是心中不忿,拿柯二叔公也没有办法,只能愁云惨淡地离开了沈里正家。
而回家后的柯二叔公,面对一家人的唉声叹气,越想越不是滋味。
凭什么他姓沈的可以躲过这一劫?凭什么沈氏一族,一个都不用去服徭役?
凭什么,他们还可以在作坊里做工,每个月拿着高额工钱,过得其乐融融?
刚踏进家门的柯二叔公愤然转身,朝着村口而去,他要去县衙状告沈里正。
作为里正,他提前得知朝廷政令,擅自带领柯氏一族分家,其罪当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