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寒潜淡淡的语气中,有一丝微不可察的怀念和感叹。
李英歌偏头看着他,轻声道,“我曾听娘讲过淇河李氏本族的旧事。说东北边关最早不过是块寸草难生的冻土,到太祖皇帝开国后才开始大兴城池,筑绵延城墙调派京中世家武将前往驻守,几代人在边关繁衍生息,互有联姻,才有了诸如淇河李氏这样的边地望族。
等到先帝早年间,东北边关才真正繁盛起来,此后才有了边地士农工商不输关内的繁荣。甚至于年前内务府还有风声传出来,东北边关的几大富豪商户,都有份参与今年的皇商竞标。
这次东北边军力挫近年来几次三番扰边的狄戎一部,进京献俘声势浩大,等于狠狠打压了狄戎国的气焰,皇上不仅对东北大营论功行赏,还命兵部、户部拟伤亡军士名单,年后将有大批抚恤送去。
乾王哥哥只在东北大营待了四年,才刚回京几个月,就开始惦记起东北边关了吗?那里再地广繁盛,比起关内各府城来,仍旧被归位苦寒艰险之地,您就一点都不嫌那里苦累?”
要不是东北边关艰苦,启阳帝也不会选中东北大营,作为诸位皇子们的历练之地,何况那里还盘桓着狄戎国,就连现在人人暗传受尽启阳帝独宠的明妃,她膝下唯一的皇子六皇子,如今虽被启阳帝另眼相看带在身边亲自过问学业,将来也是要到东北大营走一遭的。
而狄戎国在太祖皇帝晚年被打得老老实实,如今去开国几百年,记吃不记打的贱骨头又犯,近年来没少派部众在边关小打小闹,许是启阳帝不想忍了,又有萧寒潜这位皇子在,这才有了之前大举出兵还击,之后进京献俘的事。
京中民众只拿献俘当难得的盛世热闹看,哪里能想象得到边关的刀光血影是如何一番景象。
就好像澧县李氏的开宗老祖宗,当年从淇河李氏分出来,还不是受不住边关苦寒,千里迢迢南下往京城这样的繁茂之地寻出路,不但弃武从文,之后澧县李氏起起落落也从未想过借靠淇河李氏的本族之势。
据她前世所知,如今贵为武王的大皇子虽心心念念拿下东北大营,但他更看重的是手中能掌一边之兵权,对于曾经历练过的东北边关倒没有多少真心的喜爱。
前世萧寒潜在东北大营时,她正被袁家休弃归家,受尽名声和流言的夹击,紧接着又是父亲病逝李松离家,再来就是李松遭遇马贼失踪,她和母亲枉死于一场大火,根本无暇关注外头不相干的消息,如今想来,萧寒潜即在东北大营四年,少不得和淇河李氏这类的边关将门有所来往。
只是她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对他前世在东北大营的作为倒不甚了解。
对于萧寒潜语气中透出的怀念,自然觉得十分意外。
萧寒潜的凤眸中却有亮光闪烁。
他没想到他的小未婚妻竟对东北边关的事这样了然。
他年少离京,身边虽有像小福全儿、张枫这样的亲信陪伴,但很多事都需要他独断独思,即便回京后于政事上能和启阳帝相谈,但父子俩向来不对盘,常常说着说着不止动口,还会动上手,与其说是谈,不如说是斗。
至于皇后和嫡亲皇兄太子,不提也罢。
他不由细细打量着李英歌,见她脸上只有好奇和疑惑,并无半点曲意和敷衍,薄唇不禁勾出个轻轻浅浅的笑,不答反问道,“你既然知道内务府要选皇商,那我问你,这次为什么东北边关的豪商也能有份分一杯羹?”
要知道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除了京中有背景的大商贾之外,名号响亮的皇商多半出自富庶的江南地,后头还不知有多少利益关系的纠葛。
萧寒潜的问题,李英歌早在前世得知这件事时,就曾琢磨过。
此时此刻,她看出萧寒潜不似随口一问,更像是在考校她,也就不打算藏拙,只歪着头故作思量片刻,就缓缓开口道,“狄戎国在开国太祖皇帝晚年间,就成了隶属我大秦朝的附属小国,年年都要向朝廷进贡。只是近年来恶习难改,于进贡物资的数量和质量上多有含糊敷衍,一味叫苦叫穷。
转头却放任近东北边关的狄戎小部众扰边关民生,照狄戎国如今的国力,想来打的不是大动兵戈的主意,而是眼红边关日渐繁盛的物产,想要分点好处,逼朝廷重开东北边关的边市。
听说这次朝廷下令清剿东北的马贼、山贼,搅得边关过个年也不安生,也领过东北官道来京朝贡的狄戎国使团耽搁在半道上,到现在都还没有露面,也不知等他们入京进宫面圣时,又要怎么哭穷叫难,好把重开边市的谋算摆到明面上来。
想来皇上圣明,心中已有成算,否则也不会让内务府特意拨出皇商名额,留给东北商贾竞标。”
东北边关的互市,自先帝前的几任帝王其间一直关闭未开,直到启阳帝登基,先后派武王、太子、和王和萧寒潜前往东北边关历练后,才领本就不老实的狄戎国有了别的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