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看起来轻松的胜利,背后都是艰辛的历程。世人只看到了她得到了宛州秦氏,却不知道她曾经夜赴宛州,她曾经在宛州秦府雷霆杀人,更不知道她在听雨轩内与自己的股肱重臣几近反目。
世人看到了她的心机和谋断。她为了得到宛州,不惜自降身份,为一个灭亡的王朝重修宗庙。可是他们不知道,庆仁寺中燕国最后一位太子曾与她彻夜长谈,不知道她曾为他悲苦的一生潸然泪下,不知道她对他的一诺千金。
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世人纷纷猜测着她的用心和目的,有人说是为了收服宛州,有人说她是为了从宛州进取关中,甚至有人猜测她只是为了燕国楚公子。
但是人们从此开始意识到,燕国曾是辉煌的王朝,天下曾是统一的天下,因此结束分裂,天下统一的声音,从战场上,发展到人心中。人心思定,天下思统。然后开始有人提出,不应该修燕国宗庙,而是应该兴建新朝,不应该再拜灭国之人,而应该再立新主。
建朝称王的声音,从凤羽府的内部讨论,发展到街头巷尾的议论,从洛州开始蔓延到四面八方,从凤羽府的辖区,蔓延到各国的朝堂之上。四国分裂数十年的大地,开始了新一轮统一的历程,新芽开始从腐朽的枯枝败叶中破土而出,抽枝生长。这一抹新绿,在乱世之中闪耀着光芒。
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因为“凤羽少主,一统江山”的预言未出生之时就被各方追杀的凤羽少主,再次成为众矢之的,危险的气息渐渐逼近防守严密的凤羽府。
《史书.羲皇本纪》中记载:熙元二十八年五月二十日,羲皇诏命在故燕宗庙废墟之上重建高庙,置燕哀帝牌位于燕历代先皇列中,迁其遗骸于旧燕皇陵。天下赞其仁,叹其义,欲正其名而归附者众,然上与丞相、大将军由此见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