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兴高采烈的民众不同,资本家们恨透了这个法案。】
【他们组成了美利坚自由联盟,指责罗斯福是个违背宪法的独裁者,只会挑起阶级矛盾,他们的领导人阿史密斯宣称,罗斯福新政是在搞gc主义。】
【并且他还扬言美利坚只能有一个首都,要么是华盛顿,要么是莫斯科。】
【资本家的喉舌和走狗们也纷纷下场,批评罗斯福的新政。罗斯福则对这些批评嗤之以鼻。】
【他在讲话中指出:一些人害怕进步的人,给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安上了奇怪的名字,有时候是法西斯主义,有时候是gc主义,有时候是sh主义。】
【他们这么做是在把一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搞得复杂化,而我只相信务实的解释和务实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对于当时的美利坚绝大多数百姓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
什么是改革?
改革就是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增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部分人的获益,另一部分人就要吃亏。
很显然,石头扔狗堆里,叫得最大的那条往往就是被砸得最疼的那条。
是谁不言而喻。
【怀着务实和给工人争取利益的信念,罗斯福的改革继续深化。】
【1946年6月6日,证券交易法出台,它规定,新成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将会监管会增高股票市场,并且打击财务欺诈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
【许多金融家表示反对,他们把政府的监管视为gc主义的前奏。】
【罗斯福则回应说:纽交所的所有人都上过大学,却不明白自己对于同胞应当负的责任。】
【6月27日,罗斯福签署了国家住房法,减少了房贷的利息,并将还款期限从10年延长到了30年。】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0%的美利坚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这一比例很快上涨了70%。】
【进入1935年后,罗斯福心中有了更为宏伟的计划,他要开启一个大基建时代,让政府拉动整个国家奋力向前。】
【修建公共设施,推行社保,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
【到1935年底,罗斯福新政让美利坚的面貌焕然一新,失业率从14.9%下降到14.2%,国民收入增加了34%。】
万恶的资本主义天生就是带着顽疾出生的。
那就是生产过剩。
要明白这一点,还需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又是资本积累。
以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为例。
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150万的成本(建材和机器损耗。)
第二部分,150万的劳动力。
一个工人将150万的建筑物变成了300万的房子,那么他投入的劳动力价值就为150万。
可现在资本只愿意支付他50万的劳动成本。
那么房子卖了之后,多出来的100万就是剩余价值。
这时,资本家在支出50万的劳动力成本后,他还剩下250万。
他在从中取出200万来,150万的成本,以及50万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再生产,再造一套房子出来。
如此一来,除开流动的资金外,资本家每一轮都能有50万的资本积累,如此一直扩大生产,不断的积累资本。
当然,资本扩张的中途还有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你生产出来的房子要卖得出去!
资本终究是少数的,可工人是多数的。
工人的劳动力只能卖出去50万,又如何买得起300万的房子?
如此一来,多出来的250万就是生产过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资本提出了两种方法。
第一就是扩大再生产。
让更多的人卷入这个行业当中。
那么,他们就可以把房子借贷给工人,用房子的价格来购买他们未来的劳动力,来搞生产。
但工人的劳动力是有尽头的,而资本的扩张是无限的。
一个工人的劳动力价格是50万,要消费250万的生产过剩,也就是需要再来4个工人和他平摊这些成本,也就是从银行将另外4个人的钱借走。
试想一下,目前的人口是80亿,若是有20亿栋房子等着出售,空缺出来的劳动力价值又该从哪里借?
人口增长速度赶不上资本扩张速度,必然会导致产能再一次过剩。
之后,便是房子价格打折,价格大幅度跳水,企业缩招,工人下岗,让人民更加不舍得花钱。
如此一来,变成了大明和美利坚大萧条的情况,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经济一蹶不振。
罗斯福上台之初,市场上产能严重过剩,东西卖不出去。
为了解决问题。
他先是搞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这就相当于减少了对于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
起初资本家可以从工人身上榨取100万。
在罗斯福的操盘下,只能拿到70万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与兴高采烈的民众不同,资本家们恨透了这个法案。】
【他们组成了美利坚自由联盟,指责罗斯福是个违背宪法的独裁者,只会挑起阶级矛盾,他们的领导人阿史密斯宣称,罗斯福新政是在搞gc主义。】
【并且他还扬言美利坚只能有一个首都,要么是华盛顿,要么是莫斯科。】
【资本家的喉舌和走狗们也纷纷下场,批评罗斯福的新政。罗斯福则对这些批评嗤之以鼻。】
【他在讲话中指出:一些人害怕进步的人,给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安上了奇怪的名字,有时候是法西斯主义,有时候是gc主义,有时候是sh主义。】
【他们这么做是在把一些非常简单的东西搞得复杂化,而我只相信务实的解释和务实的政策。】
罗斯福新政对于当时的美利坚绝大多数百姓来说,绝对是有好处的。
什么是改革?
改革就是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增加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一部分人的获益,另一部分人就要吃亏。
很显然,石头扔狗堆里,叫得最大的那条往往就是被砸得最疼的那条。
是谁不言而喻。
【怀着务实和给工人争取利益的信念,罗斯福的改革继续深化。】
【1946年6月6日,证券交易法出台,它规定,新成立的证券交易委员会将会监管会增高股票市场,并且打击财务欺诈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等行为。】
【许多金融家表示反对,他们把政府的监管视为gc主义的前奏。】
【罗斯福则回应说:纽交所的所有人都上过大学,却不明白自己对于同胞应当负的责任。】
【6月27日,罗斯福签署了国家住房法,减少了房贷的利息,并将还款期限从10年延长到了30年。】
【在此之前,只有不到50%的美利坚人拥有自己的住房,这一比例很快上涨了70%。】
【进入1935年后,罗斯福心中有了更为宏伟的计划,他要开启一个大基建时代,让政府拉动整个国家奋力向前。】
【修建公共设施,推行社保,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
【到1935年底,罗斯福新政让美利坚的面貌焕然一新,失业率从14.9%下降到14.2%,国民收入增加了34%。】
万恶的资本主义天生就是带着顽疾出生的。
那就是生产过剩。
要明白这一点,还需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什么又是资本积累。
以一套价值300万的房子为例。
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150万的成本(建材和机器损耗。)
第二部分,150万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