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贺腾骁直接把这件事情这么定了下来,研磨铺纸,起草给贺方雄的书信。
&nb——————
&nb虽然这次大捷还没有经过确认,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么大的军功虚报的可能性极小。虚报这么大的军功已经核实是虚报,抄家灭门是少不了。帝国从立国至今,虚报战功的不良风气屡禁不止,但那些虚报的战功都是一些几百级,一两千级的小战功。
&nb对这么屁大点的战功刚开始朝廷还会严查严惩,久而久之,朝廷也厌倦了一直查处这些虚报的小战功。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你报的不是太过分,有真实的首级在,就算是杀良冒功也不会有人和你计较。
&nb当然,除非你人品特别不好碰上特别有责任心和正义感的官员。这只能说明你背到家了,在大赵这样的官员已经是凤毛麟角,偏偏还让你碰上了,你只能自认倒霉了。
&nb帝国立国近三百年来,还没有那个人这么不开眼过敢冒着欺君之罪,抄家灭族的风险虚报伤亡级的战功。
&nb宋宇仁勉励三军将士的诏书写的特别有文采,有文采到下层官兵在听念诏书的文官念这道诏书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诏书在说什么。
&nb秦军大营内,一派喜庆的景象。秦军出关以来从没有打过这么像样的大胜仗,只有这一仗秦军将士才找到了当初打萌古人的感觉。
&nb京师派出的锦衣卫和缉事厂的人到达了锦州城,到达锦州城之后,锦衣卫的人留下核实秦军的战功,等秦军的战功核实完毕之后再前往汤池堡核实吴霆震吴族军功。而缉事厂的人相反,缉事厂的人先行前往汤池堡核实吴霆震吴族的军功,等吴族的军功核实完毕之后再回锦州核实秦军的军功。
&nb锦衣卫和缉事厂这种特务机构在前朝没有设置,只有到了大赵朝才有,有着明显的大赵特色。
&nb锦衣卫的设置起始于赵太祖,到了赵太宗时期,太宗皇帝有感于锦衣卫的权力太大,需要有一个机构与之相制衡才能够做到平衡。更好地使用这个特务机构,于是缉事厂便应运而生。
&nb锦衣卫和缉事厂的职责相同,并且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互不统属。但由于缉事厂的厂督(民间俗称为大总管)通常是皇帝的亲信太监甚至是大伴,在帝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缉事厂实际上凌驾于锦衣卫之上,锦衣卫沦为缉事厂的鹰犬,在这种情况下威风凛凛的锦衣卫指挥使唯缉事厂厂督是瞻。
&nb贞元帝时期没有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贞元帝宋宇仁在登基之初就对这种宦官权力过大,干预朝政深恶痛绝。按照贞元帝前几代皇帝的惯例,缉事厂的厂督是司礼监的秉笔大太监兼任。宋宇仁登基之后却一反常例,从自身做起没有让他信任的大伴赵泽兼任缉事厂厂督,而是提拔了黄峥作为缉事厂的大太监提督缉事厂。这也是宋宇仁制衡内廷宦官的一个举措,当时此举也得到了文官们的称颂。
&nb所以到了贞元帝一朝,锦衣卫得以和缉事厂平起平坐。这对于被缉事厂压了好几代的锦衣卫来说是一件扬眉吐气的事情。
&nb现任的锦衣卫指挥使骆天铭雄心勃勃,希望能够借此难得的机会振兴锦衣卫一扫被缉事厂压制几代的颓丧。
&nb而黄峥则觉得他这个厂督是这几代以来做的最憋屈的厂督,做和前几代厂督一样风光的厂督是他的理想。而这个理想一个体现就是让缉事厂重新凌驾于锦衣卫之上。
&nb因此,骆天铭和黄峥两人的关系并不友好,甚至是有些水火不容。(未完待续。)</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