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回顾(8)
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文华和义理是古代的文化精华所在。典籍记述历史繁衍野史成为小说,诗歌采自民间因为规矩成为雅艺。自“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元春感思令众人入大观园、宝玉做四季即事诗这些外务、“牡丹亭艳曲警芳心”到本回结海棠诗社一脉相承节次而来,贾芸与探春雅俗相映成文推动事成。虽然同是海棠诗,如同各人名号不同,人诗相应诗文内容各有吐露个人人性一面。怡红院袭人、晴雯、秋纹三人各任其劳,袭人抚、晴雯巡、秋纹责相对独立的怡红院运转秩序井然;海棠社黛玉精深、宝钗浑厚、湘云芬菲三人各显本色也是鼎足而立。
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贾府运转是看凤姐的,贾府人们生活这时候也是看凤姐的,所以这回一半是凤姐的故事,凤姐可以说是贾府的旗帜或风帆。诗对海棠看气质,诗面菊花看畅想,螃蟹咏看时态,脂砚斋有批语“伤哉!作者犹记矮□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倒是合乎曹雪芹的年龄的。
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合、情哥哥偏寻根究底”:贾府的管理很大一块看平儿、鸳鸯、彩霞、袭人这些中层的维护,李纨孤儿寡母寻求平静生活和贾府荣华对比则是不同的。刘姥姥能够和贾府诸人找到契合点是难能可贵的,那些乡村新闻故事儿和贾府中人事和龙也是刘姥姥编排巧妙的结果,茗玉小姐的故事能够“惹出火来”也许是追忆金钏缘由喻合“雪”里抽“柴”所致,也就难得宝玉让茗烟追根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