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论是孔子还是司马迁描述的都是希翼出现带有理想色彩的社会景象。远古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除了协作同心在大自然面前很难获得优势。后来,社会发展物质财富开始富足由此出现剥削,社会财富开始显得相对短缺。因此,人心思异、人相争利自然人心不古。
即便是黄帝挣得华夏开创,也是如******主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所云是“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诛蚩尤、削平四海斗争而来。帝尧“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富则是财分你我、贵则是位分上下,不然何来“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帝尧指责“鲧负命毁族,不可”,说的也许就是鲧剥削族人手段开始严苛。《老子》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能殚精竭虑、以身教化天下自然是远古圣人;今人看眼前寸利相争自然人心不古,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讲古是细观《红楼梦》描述的封建社会末世如何使林黛玉这样形象出现的。
201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