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家村的牛娃回来了,开着车,带着媳妇回来了。这一下子成了村里的一大新闻。牛娃只有父亲,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喝了农药自杀了。他上头还有三个姐姐,都出嫁在外村了。虽说平时会帮扶他和父亲一把,但是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她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孩子,平时还要顶着婆婆的压力,所以她们也帮衬不了多少,帮一把是一把。而牛娃呢?他父亲咬着牙想把他供出去,考个好大学,将来有份好工作。可是他见不得年老的父亲为他那么操劳,他也不想那么年老的父亲在他开学时,低身下气的挨家挨户的找人家借钱。所以他初中毕业后,说什么都不再上学了,他要到城市去,自己为自己谋一条生路。于是十五岁的他独自一人踏上了远离家乡的车。他五个年头都没有回来,每年的四个季度他都会给父亲邮回来一笔钱,以及绍自己境况的信。他的父亲也是每个季度都会盼着他的信,每次镇上的邮政工作人员,捎消息让他去取信时,他都高兴不已。他到了镇上后,邮政人员会让他看着,帮他把邮回来的东西都签收了,让他把钱都装好,然把信拿出来给他读一遍。因为三年下来工作人员和老人都熟悉了。知道老人不认识字,所以就让他过来,帮他把这些办好,然后再帮老人把信的内容一读。牛娃来信描述着他的生活,他都生活越来越不错,他的父亲每次听完后都笑的合不拢嘴,松弛的皮肤里都是笑意。
牛娃回来了,第一件事便是要给母亲上坟,给她看看自己带回来的媳妇。然后准备雇人给家里箍三口新的窑洞。他请了几个月假,回来就是办这些事情的。他先把媳妇又送了回去,便开始忙活了。
父亲还在原有的土窑洞里住着,这是他们村现在唯一的一个有人还在住的土窑洞,一进门便是黑乎乎的,虽说贴着的窗户纸是新换的,但是窑洞里一点也不光亮。还有那颗十五瓦的灯泡,也是看着让人揪心。锅台上又蒙了一层土,这不是老头懒的不打扫,而是窑洞顶上的土皮都起来了。一天能掉一堆。牛娃刚回家的第一天,看到这些,有些心酸,却也非常的疑惑,他问他父亲:“爸,我不是给你邮了钱,说让你不行了找人把窑洞重新收拾一下?我给你的钱应该够,咱们的窑咋一点变化都没有,您住着,我心疼的不行行。”当看到锅台上用一个碗盖着的腌苦菜,干馒头时,牛娃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哽咽着说:“爸,你的生活杂一点改善都没有呢。我竟然以为给你邮的钱多少会派上点用场,没想到却是这样的。”他的父亲听到这些,头低的更低了,但是走到那破旧的衣柜跟前,拉开一天缝,手进去掏出一个布包,其实是一个手帕,手帕里裹着一些东西。老人把手帕摊开,取出里面的钱说:“牛娃啊,大(爸爸)没本事,让你小小的就出去受苦,所以啊,你给我邮的钱,我一分都没花,我想着,把这些钱留着给你娶媳妇,成家,大(爸爸)老了,过成啥样,都无所谓,能吃上一口就行了,不在乎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