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丁渔烦恼之时,段英思接着说道:“慕容龙城当年也曾在周世宗麾下效力,你祖父尚在之时,我大理与后蜀征战,慕容龙城曾奉周世宗之命,带兵来援,助我们打退了后蜀。为父当年便因此与他结交。”
“不过你祖父曾说,此人心怀异志,让我多加小心。此次他救我出来,恐怕所图非小。只是为父如今势单力孤,也只能借力于他。一旦我夺回帝位,必让当年那些乱臣贼子人头落地,方解我心头之恨!”
“素可吾儿,你的兄长素仁在两年前已经病逝,只留下一名幼子,如今仍在襁褓之中。你已是我唯一的嫡子,等我坐上皇位,立刻便立你为太子。这些年你所受的苦楚,为父会十倍、百倍补偿于你!”
见段英思目光炯炯地看着自己,丁渔知道无法含混过去,他暗叹一声,道:“抱歉,段施主。小僧自幼出家,只知有师长同门,从来没想过自己父母是谁,这些年来,心中早已绝了这份念头。如今小僧只想做个和尚,却不愿做大理国太子。”
“你……你说什么?”段英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纲常伦理不仅为汉人所尊奉,在大理也同样是所有社会道德的中心,而不认生父,便是最大的忤逆。在当时来说,忤逆的罪名比举旗造反还要严重,若是丁渔这番话传了出去,只怕他随便上街走一圈,哪怕不被臭鸡蛋烂菜叶子砸死,也会带回一身的唾沫和浓痰。
段英思定了定神,问道:“你可是不相信我说的话?你看看你的肘弯处,那里有一颗红痣,在你耳后根,有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淡红胎记,你若还不相信,为父愿意与你滴血认亲。”
“不必了,”丁渔摇头道:“段施主,我相信你的话,我只是无法接受这个身份而已,我真的只想做个和尚。”
“忤逆子!”段英思指着丁渔的额头怒道:“你敢再说一遍!”
丁渔能够感觉到段英思的杀意,他知道,如果自己一个应对不好,额头上的那根食指说不定在下一个瞬间便会自眉心贯入,直透入脑。但是对他来说,宁可让这具肉身毁掉,灵魂回到黑暗的矿洞中呆上四十年,也不愿意认一个陌生人做父亲。
丁渔抬起头,平静地与段英思对望,道:“我只想做个和尚!”
段英思心中既痛且怒,指尖的力道几乎要勃然而发,但他看见丁渔(段素可)倔强而惨然的神情,心中浮现出段素可母亲的容貌,想到那名自己深爱的妃子,却因为自己当年志得意满,忽视了本应能看见的种种迹象,最终郁郁而终,死的时候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而自己的亲生儿子成了和尚,何尝不是自己的过错。
想到此处,段英思在痛心之余,只觉心灰意冷。他收回指劲,无力地道:“去吧,去做你的和尚,我段英思只当少生了一个儿子。”
丁渔松了口气,合十躬身,道一声:“段施主珍重,小僧告退。”便转身离去,很快已消失在黄昏中,留下段英思孤寂地站在原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