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的世道并不安宁。
从前隋杨广三征高丽而败后,天下已乱成了一锅粥,便是李渊这一上国柱也举了反旗,打着杨家的名号占了长安。结果等杨广被叛臣所诛后,立马踢开小皇帝,见过自立。
这种事就好比趁着一户人家男人在外住了进去,说是帮人照顾家小,结果等男人遇着不测将房子占为己有。两者唯一的不同就是前者人多势众,而后者只能受世人唾弃。
自古成王败寇,不外如是。
苏昱并不知道这些东西,这等国朝大事连苏进这个礼部官员也是一知半解,何况苏昱?唯一听得的那些,也是从李承宗那里零零散散得来的。到底是皇家子孙,有些东西就是要比旁人早接触。
七月,大许被灭,诛杀前隋杨广的凶手伏诛,李渊的皇位安稳了许多。班师回朝王师受到了李渊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回来的另一支人马就显得较不待见。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李渊的皇位毕竟是从前隋杨家手中得来的,为杨广报仇也是应有之意,至于刘武周不过乱世一诸侯,灭了便灭了,其意义还不如收复老家太原来得大。
两支得胜之军回朝,礼部的工作最为繁重。迎军、庆功、饮宴,琐碎的事情太多。苏进整日里忙的如陀螺一般,已许久未检查苏昱的功课。苏昱可不会上杆子去让人检查,自是跑得远远的。
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岂不知枪打出头鸟的道理?
窝在苏府之中,没事逗逗小苏芸,和小环在府中池塘边看鱼,苏昱的日子过得不知有多舒坦。这种平淡的日子让苏昱很满足,甚至想永远这样下去。当然,这种想法他是不会说出来的,外人自是不知,顶多觉得这孩子突然间安静了许多而已,反倒得了一句“少年老成”的夸赞。
天知道苏昱也不想这样!
脑子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以前闪过的念头都很简单,近来却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频繁。明明看着的是鱼,脑子里出现的却是某种奇怪的钢铁巨舰;看着的是鸟,想起的却是飞在空中的鸟状铁疙瘩;看着的是马车,记起的却是四个轱辘的钢铁怪兽。苏昱一度以为自己疯了,可潜意识里却觉得那些东西很重要。
如珍贵记忆般重要。
这件事没法子和别人说,连苏妈也不行,只能硬撑。好在渐渐地,苏昱也找到了方法,只要在脑子里跑马的时候静悄悄的一动不动,任那些画面闪烁,自然不会有精神分裂的情况,反之还能从画面里学到许多奇怪的东西,明白许多道理。这也就成了他现在发呆的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
发呆的感觉很好,尤其是入了秋之后,不冷不热的阳光洒在脸上暖暖的,整个人都会懒懒的不想动弹。脑子里的画面不断闪烁,像一部部“纪录片”一般。恩,没错,就是纪录片,即便苏昱也不是很清楚这三个字所代表的含义。
这种现象持续了两月有余,也正好国子学休假了两月。而有古语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苏昱虽说称不上“士”,但两月的变化也是极大的,以至于李承宗初见时险些没反应过来。
“苏昱,你这两月经历了什么,怎的变得如此沉默寡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了万里自然就这样了。”
“吹牛,你连府门都没出过,哪里行的万里?”
苏昱撇了撇嘴,没打算给李承宗解释。每个人都有不想旁人知道的秘密,即便是最要好的朋友乃至亲人,也不行。
李承宗到底是教养好,不会刨根问底,见苏昱不说也就作罢,随之谈起这两月来被礼部官员摧残的糟心事儿来。对此苏昱只有报以同情。皇家子弟就是这般麻烦,还往往身不由己。
不过,作为李承宗唯一的挚友、诤友、损友,在其不开心的时候找点开心的事儿是应有之意。苏昱很自然的提到了一种脑子里出现过的玩意儿,当然,到了嘴边就成了他自己闲暇时想到的。
“风筝?那有什么好玩儿的。”李承宗不亏是见多识广的皇家子弟,听了苏昱所说后撇了撇嘴,满脸的不屑。
“呵呵。”苏昱不甘示弱,也是一脸的不屑,“小风筝自是无趣,可要是做个大的,能带人飞上天的,岂不就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