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康冬天,天寒干冷。
一个清冷的早晨,“济世堂”刚刚放下门板,高恩华从内堂出来,独自站在堂门前石阶上查看天气。
一位十五六岁少年男子,身穿灰色薄袍,头顶纱冠嵌玉,从远处蹦跳走来,看到高恩华后,向手心呵了几口暖气,然后径直奔过来,站在堂下,仰头看看了高恩华两眼,没说话,但面色绯红,明眸清澈而纯真。
高恩华一时不明其意,略略向少年人颌首一笑,也未出言搭讪。
“道长大叔。”少年一嘴江南软柔口音,忽然一施礼,说:“在下从小仰慕医道,常闻邻里乡亲说你医术高明,心下十分敬仰,想拜你为师,可否收我为徒?”说话时明眸顾盼,透出一股烟笼寒水似的空灵,口气中求学之意甚为虔诚。
“道长大叔?”高恩华一愣,常人都称自已道长或掌柜的,仔细一想,少年这样称呼虽有不妥,但也无明显谬误之处,瞧对方年纪,称自已为叔伯辈一定没错,自已这道士又是真的。
堂口往来通风,一股寒风吹来,少年哆嗦了一下,拢紧了身上的灰色薄袍。
“贫道初通医道,岂敢收你为徒。”高恩华拒绝道:“小公子还是另寻名师为好。”
“道长大叔,你一定是恐我愚笨,担心我日后坏了你的名号?”少年并不气馁,露齿一笑道;“我会写字又懂算数,且先来免费帮工几日,大叔再说是否收徒可好?”
高恩华见少年求学神情不似作假,心下猜想,少年定是城中某士族子弟,一时心血来潮,便跑来登门学医,过几日待晓得学医的种种辛苦,自然便会消失不见,不过嘛,来个免费的帮手倒不错,总归是好事。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家居何处?”
“道长大叔放心。”少年见高恩华改言相询,连忙解释道:“家中人都称我小薜,家居城东,来时已禀明家父,大叔休要担心。”
“行,留在堂中试工五日再说。”高恩华见小薜说话时,眸中闪动着狡黠,心知忽然猜测,这小薜是不是开医馆的同行派来的探子?嘴上却叫道:“存忠,存忠,出来带小薜熟悉一下堂中的规矩。”
“诺,来了,来了。”王存忠笑呵呵的迎了过来。
自当日起,薜姓少年就日日到‘济世堂’中来求学,午至晚走,只是手脚笨拙,除了写字和记数,其它活儿大都摇头不干,众人知其不拿工钱,也无人与少年计较。
高恩华道士开店,一切顺其自然,济世堂中诸般杂事,全交由王存忠管理,每日除了替病人看病,便是在内堂修练太玄诀。
小薜总寻些生僻药材,缠着高恩华问东问西,高恩华一一耐心指点,过了几日后,天气更加寒冷、小薜连续几日不见身影。
这一日,高恩华送走一位前来问医的老者,转身正欲回到店中,背后有人清脆大喊;“道长大叔,我来了。”声音中透出一股欢快的温暖,听声音正是小薜,依声回头一看。
小薜换了身干净衣袍,一路蹦跳奔跃而来,站到面前,眸色空灵的望着高恩华,问道;“道长大叔,我几日没来,在家中一直可想你了,你可否想过我?”
“呵呵。”高恩华望着小薜有些企盼的眼神,心中一暖,把不想二字咽了回去,淡淡一笑,反问道:“贫道不信,小薜什么地方想我了?”
“这里。”小薜歪着脑袋想了想,指着自已胸口说:“这里想了,是真的。”
“好吧,算你想了。”高恩华抬步进堂,笑道:“进店吧,外面可是有些冷。”
暮色时分,济世堂中。
小薜和其余医师皆已离开,一辆乌蓬牛车缓缓驰到堂门口停下,两名青年男子跳下车,急急的抢进店中,大叫:“那位是高医师,急病,急病,快救命。”
高恩华连忙迎上去,问:“病主什么情况?”
“家主患病多日,一直卧床不起,因近年家道有些、有些那个一般。”青年仆人目光闪烁,似是不愿多说府中情形,只说:“今日忽然喘不上气来,磨蹭了可不成,高医师快快、、只要能吊住命,主人这次舍得给银子......”说头跑过堂外,拍着牛车不停催促,好象很着急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