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 > 武侠 > 金玉仙缘 > 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为何方神圣(二十七)

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为何方神圣(二十七)(1 / 2)

而做为佛教中入道的标志性门槛“玄关”,在《西游记》一书也有三处提及,第一处提及是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仙庵三藏谈诗》中,四位元体为植物类的妖怪“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劲节十八公”对被摄来的唐僧,假意“敢求大教”(此大教当为佛教,依后续的情节来看,众妖摄来唐僧的目的不是“敢求大教”,而是为了让唐僧和另一女性妖怪“杏仙”成婚而设下的美人局),作者借唐僧之口而抒发的一首颂子:“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这首颂子,涵盖的内容较多,其中的“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是种“打坐参禅”,与“悟彻菩提”相关的概念(前面已有提及);“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则是要人们重视这个生在“人界”,得遇佛法这样一个修行的机会,以免再次堕落轮回,而“中土难生”则又流露出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则是要人们“祛除六贼”,“六根清净”是对修行者的一个先决要求;“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则是全面地概括了“菩提(圣树)”的神明内涵和概念(前面也有提及);“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是指“悟彻菩提”后,不灭的灵魂之光成就为神明,纵横“法界”“不生不灭”;“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则是以“至幽微,更守固,来说明“玄关”之玄,而“玄关口说谁人度?”则是喻示打破“玄关”的难度非常大,一味的“念经拜佛,打坐参禅”是不够的,还必须得具备长时间“苦修”的毅力和“悟彻菩提”的智慧能力。而《西游记》书中的唐僧,除了“一性至诚”外,其在祛除“六贼”和智慧能力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如:取经途中孙悟空为了预防唐僧被“红孩儿”掳去,“把唐僧撮着脚推下马来”倒腾了一下,唐僧就“大怒,哏哏的,要念《紧箍儿咒》”;因饥寒所困而受猪八戒撺掇,出了孙悟空的圈子而入了“兕大王”的圈套;因害怕被强盗诛戮而而战战兢兢跌下马来而高叫“大王饶命……”;当孙悟空看穿了黄眉怪假名“小雷音寺”设下的局子,劝告唐僧“决不可擅入,恐遭毒手”,唐僧仍执意入局等等,相关例子很多),所以,其修行了十世(《西游记》书中的说法),仍然是“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只能记住相关“玄关”、“菩提”这些事情和道理,尚不能进入“悟彻菩提”的“境界”。

最新小说: 人间武圣,绝世状元郎 天庭最后一个大佬 三寸人间 最强末世进化 从北境开始的领主之路 自在真仙 人在大秦,老婆自己送上门 唐羽穿越成太子的阅读 不怕道友过的苦,就怕道友猛如虎 歪师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