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夏元年十二月七日,星期一。
这一天,李康下令在华夏下辖的两镇、三营地全面推广河东十六国通用的日历,并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星期的概念,规定每星期七天,第一天为星期一,第二天为星期二,以此类推,但第七天不叫星期七,而被称作星期日或星期天。
以历法推广日当日为星期一。
华夏民众再次有了新的历法,告别了过一天算一天的懵懂时日,这让人们很兴奋,因为短期内,他们不愁没有饭后谈资了。
在颁布完历法后,李康又马不停蹄的跑去参加新安镇第一条水泥路——中心街的完工仪式。
这条仅500尺(米)长的水泥路之所以拖到现在才修完,是因为李康不满宇文恺的'小家子气',自作主张将其砍掉一半宽度的后300尺拓宽到与前200尺持平的程度,这才将工期延到今日。
如果宇文恺知道李康心中对他的评价的话,绝对会郁闷的吐血,路刚开始修的时候,他哪知道后来会多出这么多廉价劳动力?
不过随着大量的土著劳动力涌入除伏羲镇外的华夏控制区,李康面临的粮食压力猛然增加。
虽然可以黑心的不给土著吃饱,但架不住土著人多啊!光靠金矿区那可怜的日产量,已经入不敷出了。
其实这也怪华夏自己作死,谁让他们尝到了忽悠的甜头,忽悠起土著来根本不打草稿,还不知收敛的到处打广告,结果品牌打出去了,效果却好的华夏这边始料未及。
通过土著们口口相传,'去新安镇就可以不愁吃喝'这句话就在附近各部落之间传开了,更要命的是,土著们居然大多都信了。
于是,一开始华夏军方的'招工'行动还会遇到些许部落的反抗,但渐渐的武力反抗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嘴炮'战术,主要是土著们想要确定华夏人所开的'高待遇'是否与传闻一样属实,而华夏军则只能耐着性子解释。
最后,甚至连'嘴炮'都没了,土著们早早打开寨门,'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搞得随后赶来的华夏军哭笑不得,更有甚者,有些偏远地区,华夏军根本没想过要去的地方,一些部落成员自发地组队赶往新安镇'打工'。
结果,华夏军的'招工'行动就这样真的演变成了招工行动,本为武装镇压的华夏军只能沦落到武装震慑的地步,到最后更是成了劳工们的护卫队,这让很大部分想要立功受'妹子'的将士相当不爽,一部分脾气不好的更是叫嚣着将上头不让招惹的刺头部落全推了——并不是所有部落都面临饥饿威胁,但这次招工成绩已经大大超出李康等人的预期,一些小小的不和谐,李康懒得再找他们麻烦,就当发善心了。
华夏军将士不爽归不爽,但违抗军令还是不敢做的,只得老老实实的做护卫。
但面对华夏军们'骄人'的成绩,华夏高层是又忧又喜。
粮食就是他们最担忧的,但牛皮已经吹出去了,怎不能再塞回去吧?
所以,李康有了再去一次伏羲镇的想法,正好,前几天赵过派人前来请求李康给他加派人手,这更是让李康下定了决心。
华夏元年十二月八日,修路队全面转向轰轰烈烈的筑堤修闸的大潮中,而李康则带着侍卫队踏上了再次前往伏羲镇的道路,十二日,李康到达伏羲镇。
“参见主公!”
伏羲镇崭新的镇府大厅中,伏羲镇镇长赵过、备御官高初、第二屯屯长周弼、副屯长胡智彬得到李康到来的消息后,纷纷赶到镇府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