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文书说道,小白领谢致远有幸经历了狗血的穿越,来到了中国的一个悲剧开始的年代,还没搞清楚自己身边的状况,就要开始绞尽脑汁的考虑让自己能活的可以长过历史上的原型,真是痛苦!
崇祯皇帝此时,连吃早饭的心情都没有了,赶走了内侍和宫女,开始琢磨目前或者即将遇到的困境:1、连年战乱,边境不稳,国库的家底用的干干净净了,没钱。2、气候异常,倒霉的小冰川期正在肆虐,全国粮食大面积减产,百姓食不果腹,民乱的先兆啊!李自成张献忠之辈正起于此,农民军成了直接埋葬明王朝的力量,先攘外还是先安内?分明就是个两头堵的选项。3、官吏低效,哎,贪官污吏也就罢了,分分钟逼出暴民来,就是那些所谓有骨气的清廉的官员又怎样,廉洁如海瑞也就只有骂皇帝的名声,无丝毫治理的建树。后继的那些混蛋更是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把个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天天骂来骂去,正事反倒议不成了。4、军队素质持续下降,缺兵少将。
玩过即时战略游戏的人都知道种田流,前期埋头建设,后期只要有粮有钱,就可以暴兵完虐电脑,精兵良将多打磨也就出来了(就像江总忍气吞声谋发展,大大才能一掷千金的搞国防,舰队都像下饺子一样。所以说上学的时候挺看不上江总的,可是现在确实挺佩服他的,怒发冲冠易,卧薪尝胆难!)。可是钱从哪里来?根据记忆,明朝末期,经过连年战火,国库早已空虚的不堪一击。最大的财源来自土地,可是异常的气候不但断绝了农民的生机,也瓦解了帝国的钱袋子。加上帝国最大的白银流入地,美洲白银流入的集聚减少,导致明帝国的通货膨胀的加剧,经济一塌糊涂。(科普:白银流入减少导致通胀加剧,貌似是个很矛盾的说法,现代人看来就好像央行收紧银根社会反而通胀一样,其实不然,古代民间通行的货币是铜币,然而国家征税的货币主要以白银为主,在铜币基本的前提下,白银的减少就变相导致铜币的币值降低,跟央妈撒钱让我们的口袋缩水相差无几)
那么,小钱钱还是只能从对外贸易上来,还是一定要扩大隆庆开关后的对外贸易范围。到时候不但小钱钱的问题能缓解,粮食的问题也可以从海上得到一定的缓解,虽然说贸易粮食有点投入产出比太低,可起码可以缓解沿海的宁锦防线的军粮消耗,外加造船业商业的兴起,也有能力接纳西部歉收地区的饥民,不但赚了钱,还能盘活国内的人力市场,加强帝国的工业基础,如果能撑过去,也算为帝国日后的资本经济的发展和迈向工业革命奠定基础,也算得上是一举多得了!
这事要真是能成,哥们就算不是千古一帝,也得流芳百世吧!关键就是那些个老古板不干正事儿的大臣们能不能说得通……想想明朝这些个明朝臣子,真的想不叹气都不行,一个个党争骂战精神十足,能干正事儿的有几个。崇祯不禁的的摇了摇头,向四周看看舒缓下心中的郁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