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暖,韶光澹荡,二十四番花信接踵而至,蛰伏一冬的京城人也变得忙碌而欢欣起来。草堂寺的红梅、长乐坊的山茶、曲江池头仕女斗草,梨园场上卿相拔河……才从玄都观看桃花打马归来,又商量起去何处的牡丹花下醉死一回。
众所周知,赏牡丹的好去处首推大慈恩寺。且不说花多名种,动辄数百朵同时绽放,单是其元果院内植的那两丛紫牡丹比别处早开半月,就已令人称奇不已。更巧的是,旁边太平院内的白牡丹,又偏偏比别处迟开半月,正可谓一头一尾,占尽春光。
若嫌大慈恩寺游客众多,车马奔走,未免有损雅兴,则不妨移驾西明寺。这座由高宗皇帝亲赐匾额的皇家寺院本是前朝太师杨素的宅邸,又在太宗年间为魏王李泰所有。一杨一李都是风雅人物,留下一座园林也是廊深院静,布局别致,一丛丛红紫相间的花儿或倚栏垂首,或卧石含醉,姿态万千,惹人怜爱。
除却这两处,近年来又有兴善寺、兴唐寺、永寿寺、荐福寺、崇敬寺等各大小禅林后来居上。尤其是兴唐寺,据说是寺主亲自远赴洛阳,从白马寺求了当年被武后逐出京城的名种牡丹“天仙子”回来,精心培育了五年从未许游人相见。还有人依稀记得,那“天仙子”花如其名,虽是一株,却能同时开出正晕、倒晕、浅红、浅紫、深紫、黄白檀等色,每一朵都有七八寸大,且是素心重台,艳丽无双。如此奇葩终于要在今年佛诞日一展芳姿,京城少年焉能不去捧场?
出人意料的是,到了四月初八佛诞日这天,诸多大寺却被一座坊内小寺抢尽风头。
倒不是这座位于金城坊西角的开善寺也藏着什么奇花异草——可怜这寺统共才两个院子,前院中央孤零零耸着一座石经塔,后院倒有株柿子树,已是枝枯叶老,低低覆着一排半新不旧的僧舍。
奇就奇在,正是在这样一座小得被京城人遗忘的寺院里,有一位僧人修成了金身罗汉。
新修成的罗汉正是寺中上座悟本。
上座掌寺中一切戒律,教导诸弟子并弘法。身为上座的悟本自然精通佛理,却并非世人想象中的须眉如雪的得道老僧。据度牒记载,他是长寿三年生人,可惜这个同女帝统治一样短暂的年号并未给他带来应有的寿元。稍后的日子里,许多来参拜金身的京城人除了口诵佛号啧啧称奇,也不免感慨一句英年早逝——不,是早登极乐。悟本的圆满既教他们更加虔心向佛,又让他们转而为自己心宽体胖满面红光而对现世光阴格外满足和留恋,尤其是亲眼目睹了袈裟下的佛身是何等的瘦骨锋棱。
“怎么看上去竟像是饿死的。”这念头一闪,全尔同赶紧暗道一声罪过。
尽管在此之前他从未见过尸体,却也整理了数百本薄籍。京城县所辖五十五坊、五十九乡的生与死尽在其中,有太平寿终也有无故暴毙,各种简明扼要又含义隽永的记录足以让一名新授职的京城县户曹录事确信:饿死的人会皮包骨头不假,可脸上绝不会这样金光灿灿,嘴角也绝不会含着这样高深莫测的微笑。更何况悟本已圆寂多日,仍然肢体不腐,栩栩如生,隐约还散发出非檀非麝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