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柳如默打给了汤婉如,一直聊到深夜两人都困得受不了时才挂了电话。这期间燕凌娇给他俩分别打过几次电话,但话务员给她的答复都是“您好!你所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请稍后再拨!”燕凌娇不用猜都知道,两个“正在通话中”,其实是同一个通话……
初一这天晴空万里,正是个逛街会的好天气。柳早已计划好了一切。往年的这一天,柳如默会去得很早,为的是能买到一把好枪,但今年没有,因为前年继父给他买的还没坏。他很懂枪,也会修枪,所以能够一把枪玩很长时间。去年,他还修好了两把孩子们弄坏的枪,他那套简易的修枪工具,从他会修那年开始,年年初一都会带去街会。和工具放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往年从坏枪上拆下来的常坏零件,柳发现,这几年商家拿到街会上卖的都是固定的那几款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来福枪”、“冲锋枪”、“前压式步枪”,猜测这些零件能派上用场,便留了下来。其实,只要多坏几把型号相近的枪(坏的地方不一样),他完全能用没坏的零件组装出一把新枪。
他今天去街会只是买了一大袋子弹,打算分给和他们一起打枪战的孩子们。往年他是带孩子们上山打野战,去年他们从街会翻山越岭一路打着回家,用擦炮当手榴弹,用一种一根只有十几发的小型烟花当大炮,还差点引起了一场森林火灾。今年他计划带孩子们去街会旁边的孔家岩洞打攻防战。
山洞潮湿,周围草木少,不易引起火灾。所以他们大肆使用“手榴弹”和“大炮”。
?“攻守方轮流换人,输方会被惩罚,赢方每人奖励一包子弹,枪口不可以对着脸打,每人有三条命,被击中三次后自觉退出,扔”手榴弹“和放”炮“必须事先提醒,犯规的人自觉退出游戏。今年队伍增加了两个女兵,我派她们帮我们捡子弹,谁也不准对着她们打,都明白了吗?”柳如默站在高处向他的队友介绍规则。
“明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好,比赛开始!我先带我两个表弟进洞,你们能攻进来的话,每人奖励三包子弹!”柳如默一边说,一边抱着枪往洞里去了。
他们轮番打了好几轮,直到傍晚才一路打着回村。今年每个“游击队”队员都玩得很尽兴,连捡子弹的两个表妹都捡得很开心。柳给大家都拍了照。他心里明白,明年回来过年的几率很小,这兴许就是他最后一次和这些孩子们一起玩了。而且即使再回来,也未必能集结起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了!这算是对他童年做了一个了结,他也老大不小了,是该把这些游戏埋进童年记忆深处的时候了。他真心希望继他以后能再出一个孩子王,将这个游戏延续下去,时代变味了,某些传统的东西不能变味。
过完小年以后,爱学习的读书人开始赶作业,不爱学习的开始以赶作业为借口过着百无聊赖等待开学的日子。柳如默既不属于前者也不属于后者,他以赶作业为借口不停地看课外书。其实,在他的字典里,你是翻不到“课外书”这个词语的。他认为,所谓读书人,即读书的人,只要是书就可以读,不同年龄该读不同的书,绝不能只读考试范围内的教科书。他最近在读《有一种智慧叫包容》,希望这本书能够让他胸怀变广,能给他抑制情绪的法宝。
他也不是每天都有机会看书,很多时候不得不出山,比如需要用到骡子的时候。自柳如默记事时起,这匹骡子就是外婆家最受宠爱的牲畜。因为柳如默和它相处得很好,所以大部分同龄人还不敢靠近自家牲畜的时候,他已经能牵着它在地与家之间驮运庄稼了。
许多牲畜都是认主的,这匹骡子就是个典型例子。曾有一段时间,只有柳如默能驾驭它,就连把它从外地带到这个家的外公也使唤不了。那段时间,如果有人向外公借骡子,就必须连柳如默也一并请去,骡子才不算白借。不知从何时起,它就只认柳如默这一个主人了。柳因为有它,童年倒也多了不少乐趣。
后来柳如默上了初中,虽然柳婆勉强能使唤它,但始终不会像柳使唤它时那么乖。而且它只要看到柳如默回来,又会不听其他人的使唤。这些年习惯了,只要柳如默在家,柳婆每次要用到骡子都会让柳来使唤它。
“新乐那块地今年我打算种点早洋芋,今天先驮点粪放在里面。”柳婆一边吃饭一边说。意思是想让柳如默先放一下手中的作业去帮忙牵骡子。
“那今天我去帮你。”柳如默已经看了好几天书,也正想去山里逛逛,于是便爽快地回应。
春节刚过,山里已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想放声歌唱的*。山间的风景与温煦的春风使柳联想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莫惧农家干活累,吃苦耐劳练就你。莫笑农家无雅室,热情好客留住你。莫言农家无佳肴,家常便饭惹你馋。莫觉农家无鸿儒,农民精神你不及。莫嫌农家无美景,山间路边迷你眼!”傍晚回家时,他一边走一边写了这首打油诗,他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