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下以为能人异士遍及世间,只是未能崭露头角,所以此方法可行。而且以友人那种令人意外的个性,说不好到最后他会松口,在我邀他喝酒的时候把一切娓娓道述。
介于叙述者的视觉点,在下不打算以友人的身份来阐述,尽管他在事件中也算颇为重要的人物。但若要把个中离奇诡异表现得尽善尽美,友人的视觉点不够依附,而且许多人也认为第一人称会使故事的视觉面变的狭隘,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第一人称能体现主要人物更多的内心想法。在下不才,可又想二者都能兼顾,故而擅自做了决定——
由于这事件中有个随侍于事件最主要人物身边的小僧守言,在下认为用这孩子十一岁的眼睛来告诉大家究竟发生了什么会更合适更清晰一些。
那就不再费笔赘述,凡琐事暂且搁置,就此开篇。
第一章附身
自六岁以后,和那个可怖至极的地方——大雁塔——有关联的灾厄没再发生过,都城长安也寂无声息的宁静了很长一段时间。可这似乎只是个骗人的假象,某些不敢究其根源或者说真面目的东西就蛰伏在这层假象下面,仿佛把人们闲话中谈之变色的事情当做养料暗自吸收着,等到合适的时机来临,就会像个死了很久的腐尸一样破土而出——
这样带有鬼怪色彩的想法在只是孩童的守言心里一度成了终有一天会实现的预言。
尽管他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在催生这种想法,并且一直延续了五年之久,直到真的被言中的那一天到来,守言心想,也许长安城的宁静就此止歇至今了。
五年前,担任谶纬神职的宫司离奇的死在大雁塔里,说是因为触怒了栖身塔内的禺疆,只死了宫司一人已是禺疆神的恩惠,因为是宫司大人以身献祭,否则一定会殃及整座都城,丧命的恐怕是更多人也未可知。
“可是塔里的并不是什么禺疆邪神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