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谯县曹氏大宅,居城东北,负郭对廛,侧隍邻水。四下翠树碧波,环境宜人,正可谓闹中取静。
然那曹操今日却难舒心。只见他此刻正跪堂中,面前立着得是曹氏列祖列宗。
原来未出洛阳时,他曾于袁绍相约起兵讨董。奈何虽先后曾任骑都尉、济南相,终究为官日浅,又奉公廉洁。加之有一众妻妾、眷属需他赡养。是故口袋之中并无甚余财。于是便将主意打到了他老子,曹嵩身上。
只不过曹嵩老于世故,识得其中厉害,哪能轻易应允。父子二人遂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爆发激烈矛盾。以至于有了如此一出。
待稍平心绪,那曹嵩许是抵不过父子情深,只见他忽语重心长道:“阿瞒啊,非是为父舍不得这家财。起兵之事非同小可。成,固有勤王保驾之功;若败,亦有犯上作乱之罪。届时,我曹氏一门恐有覆灭之祸。若真如此,他日九泉之下,教为父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然那曹操也不知是年轻气盛,还是另有所图。闻言,竟毫不领情,反忿忿道:“父亲休要拿祖宗压我,我曹氏三代,蒙汉家厚恩方至今日。如今权臣当道,天子蒙尘,正当报效国家之时,何顾身家性命?祖宗有灵,九泉之下,想必定感欣慰。”
曹嵩见曹操出言顶撞,怒气复又上涌,斥道:“今日我好说歹说,你倒是油烟不进。竖子,欲我满门与你陪葬不成?”
曹操驳道:“董贼今日清算中官,来日未必不会牵扯大人。明哲保身虽可安稳一时,以后如何犹未可知。今我起兵,是为匡正国家,然若他日功成,未必不可保曹氏荣耀。”
“你……你……”曹嵩闻言,竟一时语塞。
却闻曹操又道:“操既与袁本初相约起兵,断然不敢食言。今日父亲若允,那是再好不过。不若,操便为马前卒,也要奔赴国难。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战场厮杀,刀剑无眼,若有万一,恕操不能服侍左右,来生复为父亲尽孝。”说罢,那曹操竟转怒为悲,掩面而泣。
饶是久经官场,此情此景,曹嵩心中亦不经动容,然脸上却不改色。只见他“啪”得一声重重拍在案几之上,旋即叹道:“不肖子,祖宗基业迟早毁于汝手。”说罢,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便拂袖而去。
曹操于是抬头看去,见方才案几上俨然放着库房钥匙。
待出,久候的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纯诸人见他垂头不语,忙围将上来。
只闻曹洪道:“兄长,如何?”
见曹操低头不语,又追问:“方见伯父不悦而出,可是不允?”
曹操仍不语。
众人见状,只道是今日壮志难酬,皆摇头叹息。却见曹操突然狡黠一笑,晃了晃手中钥匙道:“诸位看此为何物?”
…………
却说洛阳城,坊间不知怎地,竟流传起曹操身死的消息来。
曹府上下初时并不以为意,只当以讹传讹。然传言日久,难免人心惶惶。何况当日曹操匆匆远遁,抛下众人,今董卓赦罪,却迟迟不归。是故府中人归意渐浓。
那日,夫人卞氏正在闺中抚琴。忽闻房外有人呼喊:“不好啦,夫人……”
旋即,便见有人推门而入,正是其弟卞秉。遂不悦道:“毛毛躁躁的,成何体统。说罢,何事惊慌?”
那卞秉闻她话音轻柔,言辞却是苛责,忙稍作收敛,战兢道:“阿姊,今日府上又有侍从欲归去,弟阻拦不过,遂来求助。”
说起来,那卞氏本是倡家出身,自曹操起复,随他入京。今独掌洛阳曹府,虽非正室,却俨然有主母风范。闻言,妙眉微蹙,道:“走,随我瞧瞧。”
待及曹府正门,见府门四闭,两班人马正相持不下。遂娇喝一声住手。
众人闻言,又见卞氏当面,纷纷收敛。
方才带头阻拦的管事于是上前。
然他方道一声“夫人”,却被卞氏摆手阻拦,转身于众侍从欲归乡里者道:“曹君久去未归,洛阳谣言四起。诸君心生去意,本也无可厚非。然曹君昔日待诸君不薄,今犹生死未知。诸君今日还家,他日曹君若在,何有面目复相见也?”
她说罢,环顾众人,又道:“纵使祸至,不过死尔,吾一女子尚且不怕,何况诸君?今虽共死,又有何苦?”
…………
邺城,辛毗见国渊而走,却被国渊从后喊住,道:“佐治,佐治莫走。”
熟料那辛毗闻言,反而更加脚步。
国渊于是快跑几步,一把拽住辛毗衣角,道:“佐治这是作何?等你多时,怎避我如避仇寇?”
辛毗遂一把甩开国渊,没好气道:“衙门里还有公务要忙,你寻我何事?”
国渊见状,也不动怒,反笑道:“佐治何必明知顾问。我来寻你还有何事?还不是为钱财之事?”
“没钱!汝若要寻我吃酒,下值后自当奉陪。要是讨要钱财,那可莫要找我”
“佐治主州中钱粮,我不找你,还找哪个?”国渊说罢,见辛毗欲走,忙拦住去路,又道:“唉~唉~,佐治莫急,且听我把话说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却说谯县曹氏大宅,居城东北,负郭对廛,侧隍邻水。四下翠树碧波,环境宜人,正可谓闹中取静。
然那曹操今日却难舒心。只见他此刻正跪堂中,面前立着得是曹氏列祖列宗。
原来未出洛阳时,他曾于袁绍相约起兵讨董。奈何虽先后曾任骑都尉、济南相,终究为官日浅,又奉公廉洁。加之有一众妻妾、眷属需他赡养。是故口袋之中并无甚余财。于是便将主意打到了他老子,曹嵩身上。
只不过曹嵩老于世故,识得其中厉害,哪能轻易应允。父子二人遂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爆发激烈矛盾。以至于有了如此一出。
待稍平心绪,那曹嵩许是抵不过父子情深,只见他忽语重心长道:“阿瞒啊,非是为父舍不得这家财。起兵之事非同小可。成,固有勤王保驾之功;若败,亦有犯上作乱之罪。届时,我曹氏一门恐有覆灭之祸。若真如此,他日九泉之下,教为父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然那曹操也不知是年轻气盛,还是另有所图。闻言,竟毫不领情,反忿忿道:“父亲休要拿祖宗压我,我曹氏三代,蒙汉家厚恩方至今日。如今权臣当道,天子蒙尘,正当报效国家之时,何顾身家性命?祖宗有灵,九泉之下,想必定感欣慰。”
曹嵩见曹操出言顶撞,怒气复又上涌,斥道:“今日我好说歹说,你倒是油烟不进。竖子,欲我满门与你陪葬不成?”
曹操驳道:“董贼今日清算中官,来日未必不会牵扯大人。明哲保身虽可安稳一时,以后如何犹未可知。今我起兵,是为匡正国家,然若他日功成,未必不可保曹氏荣耀。”
“你……你……”曹嵩闻言,竟一时语塞。
却闻曹操又道:“操既与袁本初相约起兵,断然不敢食言。今日父亲若允,那是再好不过。不若,操便为马前卒,也要奔赴国难。只是……”
“只是如何?”
“只是战场厮杀,刀剑无眼,若有万一,恕操不能服侍左右,来生复为父亲尽孝。”说罢,那曹操竟转怒为悲,掩面而泣。
饶是久经官场,此情此景,曹嵩心中亦不经动容,然脸上却不改色。只见他“啪”得一声重重拍在案几之上,旋即叹道:“不肖子,祖宗基业迟早毁于汝手。”说罢,意味深长的看了曹操一眼,便拂袖而去。
曹操于是抬头看去,见方才案几上俨然放着库房钥匙。
待出,久候的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曹纯诸人见他垂头不语,忙围将上来。
只闻曹洪道:“兄长,如何?”
见曹操低头不语,又追问:“方见伯父不悦而出,可是不允?”
曹操仍不语。
众人见状,只道是今日壮志难酬,皆摇头叹息。却见曹操突然狡黠一笑,晃了晃手中钥匙道:“诸位看此为何物?”
…………
却说洛阳城,坊间不知怎地,竟流传起曹操身死的消息来。